截至8月20日24時,面向“無車家庭”增發的2萬個新能源車指標的申請工作截止,超過18萬個家庭提交申請。據悉,8月21日至8月31日為家庭成員個人資格審核階段,2萬個新能源指標將于今年10月發放。
購買新能源汽車,早已成為大眾選擇。相比起燃油車,新能源車由于運行原理不同,注意事項也有所差異。本刊結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召回案例、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投訴案例,歸納出部分購買新能源汽車的“雷區”。

續航不達標、電池衰減成投訴重災區
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,新能源汽車消費投訴也持續上升。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《2019年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研究報告》顯示,2019年1至7月,新能源汽車的投訴率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.7倍。投訴問題集中在電池方面和電機電控,例如電池質量問題、頻繁熄火,以及剎車失靈等。
續航里程縮水、售后服務欠佳,也是新能源汽車投訴的高頻關鍵詞。
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《2020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》顯示,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問題凸顯,車輛電池故障、衰減,續航里程縮水等,均是投訴重災區。此外,部分新能源汽車公司售后服務跟不上甚至是倒閉,也成為了消費者投訴的重點。
汽車投訴網的一份統計數據則顯示,2019年,該網站共接收到25189宗投訴,其中新能源車型的投訴量為3740宗,相比2018年的352宗有明顯的漲幅。
在投訴問題上,汽車投訴網分析,發動機、車身及電氣和變速箱是該平臺2019年新能源車型零部件投訴量最高的前三位,各部件的主要問題均以異響為主。在銷售環節,“承諾不履行”,以續航虛高為代表的“車輛信息欺詐”,是新能源汽車投訴的集中領域。
在汽車投訴網上,一位云度π1車主稱,購買車輛時被告知續航里程為250公里,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,“在充滿電的情況下,續航里程顯示可續航公里數為210公里,實際行駛的里程數只有100公里左右”,廠家宣傳的續航里程,與實際續航里程不相符。
對此,云度汽車方面回應稱:車輛宣傳續航里程250KM/H ,是按照工信部對純電動汽車的綜合續航里程測試標準(NEDC標準)進行測試……根據每個客戶的駕駛習慣、駕駛環境,駕駛要求的不同,續航里程也有所不同。
實際上,在新能源汽車上市時,部分廠家曾采用“60km/h等速續航里程”,也就是“最大續航里程”,作為車輛續航里程的重要宣傳點。不過,隨著消費者對于“續航虛標”質疑聲的增多,眼下,多數廠家在宣傳環節已經開始明確最大續航里程、NEDC綜合工況里程和實際路況之間的區別,更客觀得進行新車宣傳。
電池隱患成召回重要原因
新能源汽車區別于燃油車的最核心所在,即是三電系統,包括電驅動、電池及電控。這影響著新能源車的續航表現,以及行車安全。
三電系統的安全隱患,是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召回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相比起燃油車,新能源汽車無論是召回批次,還是召回數量,都相對較小。據本刊統計,今年1-7月,共4批次召回新能源汽車1.43萬輛。召回車型包括力帆650EV300純電動車、江西昌河北斗星電動汽車、特斯拉Model X、奇瑞艾瑞澤7e。
重慶力帆在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的召回計劃即顯示,本次召回范圍內的純電動汽車,“在極端情況下動力電池包可能存在熱失控和起火風險,存在安全隱患”。
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壯大,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加大了新能源汽車的后市場監管力度,維護消費者權益。奇瑞、江西昌河、力帆這3批次的召回工作,即是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情況下開展的。2019年10月,市場監管總局也發文表示,將強化新能源汽車產品安全召回監管,進一步規范新能源汽車事故報告制度。隨著國家監管力度的加大,相信也將為國內新能源汽車消費者營造更好的用車環境。
轉載至北京日報客戶端



公安備案號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