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年來,中國汽車市場進入緩慢增長期。作為曾經的國王,長安汽車榮耀不再是,而是危機四伏。
進入千禧年,長安汽車銷量呈現下降趨勢,這已不再是當年的勇氣。長安汽車發布了份的產銷快報。數據顯示,份長安汽車的銷售量為28763輛,比同期減少73.72%;1-份累計銷售量為16342輛,同比下降34.79%。
業內人士認為,長安汽車銷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其部分產品老化,部分產品存在問題。
值得注意的是長安CS75一直是長安汽車的主力機型,但其質量卻卻遭到用戶的詬病,網上也有投訴,甚至被網友嘲笑?
產銷大跳水源于缺乏核心技術
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,他曾經是自主品牌的領導者,與吉利和長城汽車一起被稱為“自主三強”。近年來產銷數據呈現大跳水,陷入“跌跌不休”的困境。
長安汽車總銷量287.2萬輛,同比下降6.23%;實現汽車產量281.5萬輛,同比下降7.47%。
長安汽車年總銷量213.8萬輛,同比下降25.58%;實現汽車產量206.24萬輛,同比增長26.73%。
長安汽車實現汽車總銷量176萬輛,同比下降15.16%,累計實現汽車產量179.74萬輛,同比下降10.08%
業內專家認為,過度依賴合資企業、自主產品缺乏競爭力、品牌溢價能力低、產品質量差是近年來長安汽車問題的根本原因。
長安轎車的銷量仍將保持大幅下滑。份,長安汽車系統總產量20290臺,比去年同期下降78.87%;
具體來看,從合資系列來看,份長安福特共銷售新車4089輛,同比下降40%。業內人士坦言,長安福特銷量下降完全是由于產品更新速度慢。
馬自達份共售出1759輛新車,同比下降75%。馬自達銷量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產品數量少、價格高、終端折扣少、產品更新速度慢、產品質量差。
雖然長安福特、長安馬自達銷量銳減,但長安汽車的其他合資、自主品牌未能形成有力支撐,也沒有自己的高端品牌,導致銷量下滑。
自主品牌方面,長安汽車擁有重慶、河北和合肥三個生產基地,銷量分別為11255輛、2290輛和2747輛,總銷量16292輛,占份長安整體銷量的56.6%。
我們應該知道,這個銷售量遠遠低于幾年前的“長安”,此時長安不在當時長安,當時,長安汽車的年銷售額在已經超過100萬。因此近年來,長安汽車的銷量一直在“過山車”上,并且一路暴跌。
普遍漏油長安CS75銷售堪憂
不少業內人士表示,長安汽車銷量的下降和巨額虧損都是由于汽車的質量問題造成的。
近年來,長安汽車投訴頻繁,質量問題頻發。
長安汽車次為被投訴512次,在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全國消費者協會汽車產品投訴中排名第八。至于被投訴的具體問題,長安汽車主要集中在輪胎磨損、發動機和油漆方面。
據車輛質檢網站統計,在國內SUV投訴銷售名單中,長安歐尚CX70、長安CS85COUPE、長安CS15等車型均榜上有名。
風暴投訴將再次席卷長安汽車。作者發現長安汽車至少收到184宗投訴,而且大部分投訴仍處于反饋階段。
資本觀察發現長安汽車被投訴是長安CS75最受歡迎的車型,也是長安汽車的主要銷售車型。被投訴的“重頭戲”就是發動機,如發動機漏油、發動機抖動、發動機噪音、發動機無法啟動等。
有業內人士指出,長安CS75漏油問題從上市開始就一直存在。
一位曾在于長安工藝技術部工作的員工說,長安CS75開始時,上市時家用汽車漏油,經調查,發現供應商提供的零部件存在質量問題。
由此可見,長安并不是不能解決過程差的問題,主要是由于利益鏈背后的牽連,使其無法根除。
雖然長安CS75在“機油門”事件發生后,長安CS75已將部分車輛返廠維修,但油量增加的問題依然存在,同時,油耗、油管冒黑煙、發動機抖動等情況也出現。
一些車主在質保期附近,4S店卻一直在推卸責任。一位長安CS75車主向車輛質量控制網站投訴,購車前后有兩種態度汽車。購車時銷售承諾,質保期為4年10萬公里,長安銷售網站也是4年10萬公里的車,F在,我的發動機漏水了,他還在質保期里,所以應該免費修理,他們卻無法識別原始的承諾。才3年6萬公里,超出保修期,讓我自費維修。
一些車主剛開了一年的新車,發動機機油就漏油了,一位長安CS75的車主反映,新車運行一年后,發動機機油就減少了,在4S店維修時,機油已經升級到了ECU,現在,連接中冷盒與節流閥的管道明顯漏水,增壓器周圍有油污。之前正在等待廠家維修。
據首都觀察統計,長安多款車型受到消費者投訴,投訴內容多種多樣,包括機油增加、車身生銹、變速箱異響、車頂脫落、剎車軟等。
作為消費者,我們最關心的是汽車安全問題,如果安全問題頻繁發生,誰會去花錢買災難?這就意味著長安汽車不僅應該給消費者一塊空諾,而且扎根應該到位,認真應該為汽車技術好好打磨一下。縱觀整個汽車行業,每一個汽車品牌的背后,都是以核心技術競爭力和可靠的產品服務為支撐的。
長安汽車的未來取決于市場的考驗。
作者:米婭
編輯:王小陌
轉載至百家號



公安備案號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