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7月汽車投訴排行榜正式公布。
不難看出,馬自達6阿特茲已經連續4個月霸榜,成為“投訴冠軍車型”,吉利星越取代吉利博越排名升至第2 ,馬自達CX-4排名上升一位至第3。除此之外,筆者從中還看到了三個血淋淋的“真相”,更令人警醒。

首先,讓異響趕緊消失吧!
縱觀整個榜單,車輛異響成為車主投訴的主要問題,車身異響、中控臺異響、天窗異響、轉向異響、制動系統異響、變速箱異響等問題比比皆是。
相對于發動機漏油、變速箱抖動、機油乳化等核心零部件的質量問題,異響似乎不是核心問題,但預示著車輛存在異常,且嚴重影響乘坐舒適度。當車主駕駛著汽車,一邊欣賞著悅耳的音樂,充分體驗駕駛樂趣的時候,一些刺耳的異響卻從汽車的某一部位不斷傳來,使原本舒暢的心情蕩然無存。

鑒于異響問題的判定界限模糊,異響根源不易排查,難以從源頭上徹底消除,所以異響的投訴非常集中,近年來一直是汽車投訴的重點問題。
據統計,80%以上的異響源于車輛設計和制造過程導致,一旦出現將是批量的質量問題。因此,要解決異響問題,根本還在于車企從設計源頭和制造過程進行排查,查出問題的根本原因,對癥下藥,并且加強整車路試檢驗,提前發現車輛異響問題,避免將故障車輛流入市場,交付給用戶。

其次,賣得好的不一定質量好。
近年來下滑成為車企銷量的主基調,但各車系分化明顯,德系、日系品牌整體增長,美系、韓系持續回暖,法系節節敗退,自主品牌參差不齊。但是,在前十名投訴車型中,德系以4款高居榜首,日系以3款緊隨其后,法系、韓系、自主品牌均為1款,美系無一車型上榜。
不難看出,賣得好的不一定質量好,即使是大眾、豐田的明星車型,質量也沒法保證。

大眾一點不冤,變速器問題依然是"陰魂不散”。朗逸、速騰、邁騰無一幸免,就連奧迪A4L也“中招”。在起步、過減速帶和顛簸路時,,大眾變速箱有“噠噠噠”異響。
基于TNGA架構打造,豐田凱美瑞本應令人期待,但在榜單中依然排名第8,涉及儀表臺開裂、半軸滲油、機油增多、座椅故障等多個方面,問題不一而足。

可以說,大眾、豐田等熱銷品牌的產品質量確實受到了消費者的質疑。相比之下,美系車近年來進步很大,在車輛設計、制造工藝等方面愈加精致,綜合投訴表現較為優異,整體上優于日系車和德系車。
第三,換一種“眼光”看自主品牌。
縱觀整個榜單,自主品牌僅有1款車型上榜,其他9款均為合資品牌車型,這也間接反映出近年來自主品牌在設計、制造等方面的進步。即便從投訴銷量比來看,自主品牌,尤其是一線自主、品控做得并不差,甚至比某些合資還要好。
以往,在很多消費者的心目中,總是認為合資品牌必定是超越自主品牌的。其實,質量問題從來就沒有國界,即使是合資品牌也無法例外。這也昭示國人,迷信合資品牌的部分消費者該醒醒了。

換一個角度看,我們是否應該用另一種“眼光”來對待自主品牌?
俗話說,打鐵還需自身硬。客觀地說,自主品牌近些年已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,但仍需持續不懈地努力,不斷縮小與國際知名品牌的差距。因此,自主品牌當自強。
同時,在外部爭端不斷,經濟駛向內循環之際,在政策引導方面,主管部門應多支持自主品牌,為社會帶來積極的示范效應,繼而促進自主品牌健康發展。

很多國家一直積極鼓勵社會各界選用本國品牌。比如,韓國人信奉“身土不二”法則,意思是“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人,應該吃這塊土地上產出的食物”,推而廣之就是韓國人要用韓國自己的品牌。
打造“內循環”已經成為當前政策的共識,這是一個時代的變革,不要用固化的思維去看待。在經濟內循環下,通過國家、企業、消費者等共同努力,加上國內消費者的民族自信,新國貨將進一步崛起,中國或將誕生眾多值得信賴的民族品牌。
時代的一粒沙,落到每個人的肩頭,就是一座山;每個人的選擇,又成就了時代。

寫在最后:
金無足赤,人無完人。對于車企來說,注重收集市場和用戶反饋的產品質量問題,比如車輛異響,不斷地改進,才能贏得客戶的口碑。同時,站在時代大背景下,賣得好的不一定質量好,自主品牌不一定差于合資品牌,消費觀也需要與時俱進,選擇適合自己的愛車。
轉載至百家號



公安備案號: